| 产品认证 | CCC |
|---|---|
| 额定电流 | 10(40)A |
|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 20KA |
| 外壳材质 | 冷轧钢板 |
| 外形尺寸 | 2200mmX600mm |
| 壳体防护等级 | 8 |

电力工程(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
1电力工程简介
electric power engineernming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
电力工程 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SL-HPF7000多功能谐波保护器
产品简介
随着世界上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技术含量日趋提高的设备、生产装置、流水线自控系统、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交换和控制系统(DCS、ESD、 SPS等)都对所需的电源质量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加上这类高科技的设备和装置往往本身是非线性负载特性,自己本身也会造成严重的电能污染源,SL-HPF7000系列(谐波保护器)产品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对于各种频率及各种能量的谐波干扰都有较强的消除能力,应用频段宽,以及在抗浪涌、瞬时脉冲中显示出很高的响应速度(纳秒级)和瞬间消除高频噪声及瞬时干扰这些特性。
产品特征
为工业、商业的电力分配系统提供自动保护。自动消除具有破坏性的高次谐波、电涌、尖峰信号、瞬时脉冲和激励振荡等
对各频段的谐波(高次谐波、低次谐波)都有很强的仰制和消除能力,能够吸收1kHz~10MHz的各种高次谐波和高次噪声等干扰即可消除因各种谐波引起的电压、电流的畸变
吸收瞬时尖峰和电涌保护电路免受过大电涌引起的短路等设备故障或事故
无源并联在电路各负载配电柜,安装、运行简单可靠
装置由特殊晶体材料合成所制,工作寿命无限
消除了电路中的谐波等畸变现象,使电路中的铁损、铜损、集肤效应、涡流甚至谐振现象全面克服,避免了上述各种因素带来的电能损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
应用领域
各类整理装置、开关型直流电源装置场合
各类变频装置、可控硅软启动设备及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计算机电子设备、PLC/DCS、继电保护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精密仪器及仪表
国防航空航天领域
各类医疗设备
大型机房、数据中心及服务器
通信设备与系统
伺服控制系统
技术规格/参数
额定电压:127/220(单相)/380(三相)Vac
额定频率:45Hz – 65Hz
吸收频率:1K-10MHz
最大吸收浪涌:12KA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1.2Ue
环境温度:-25℃ ~ 65℃
防护等级:IP44
安装方式:并联安装
执行标准:GB18802.1-2002 / IEC61643.1-1998
20世纪以来,电能的生产主要是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为了加速电能生产的发展,一方面要制造大容量机组(近百万千瓦)和兴建大容量发电厂(几百万千瓦)。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种中小型电站。此外,还应着眼于未来,开发有关电能生产的新技术,如磁流体发电、核聚变发电和超导体电能设备等。
3 1电力工程输送与分配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来实现。近30年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步很快,并在一些输电领域内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因此,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
4 1电力工程使用

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动、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能作为一种产品,和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之处是它不能储存。所以,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和配电网组成的电力系统每时每刻所生产、输送的电能,都必须和用户电能的消费量相一致。这就使得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即便是短时的停电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大面积停电更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都必须注意保证供电的高度可靠性。
5 1电力工程研究报告
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利用对电力工程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分析了电力工程发展环境及发展状况。
6 1电力工程重要性

电力不足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电力生产的发展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电力工业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如果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比作是“身体”,那么,电力工程建设无疑就是支撑
身体灵活运动的“筋骨”。试问一个健康的身体怎能离得开强健的筋骨呢?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就像是为筋骨提供了无限的能量,充沛的能量供应是身体各项机能有效运作的有力保障。2012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自2000年以来,中国电力消费、生产的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速,这使得电力(生产、消费)弹性系数长期大于1,因此单位GDP能耗一直难以降下来,说明我国的电力消费势头强劲。“十二五”将是我国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电力企业须抓住机遇,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带动装备工业发展、促进绿色和谐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到5.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68%。电源工程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电源投资约为2.75万亿元,占全部电力投资的52%。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左右,年均增长8.5%。其中,水电为2.84亿千瓦,抽水蓄能4100万千瓦,煤电9.33亿千瓦,核电43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30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300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电网投资约2.55万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48%。2015年全国将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三纵三横”主网架。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合理的建设结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健的“筋骨”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 公司名称 | 盛隆电气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项目联系人 | 洪经理 |
| 手机号码 | 13387518343 |
| 直线 | 027-87592196 |
| 传真 | 027-87610976 |
| 客服QQ | 2473735360 |
| 2473735360@qq.com | |
| 地址 | 武汉市关东科技工业园高科大厦 |
1简介编辑 electric power engineernming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
电力工程 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2生产编辑 20世纪以来,电能的生产主要是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为了加速电能生产的发展,一方面要制造大容量机组(近百万千瓦)和兴建大容量发电厂(几百万千瓦)。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种中小型电站。此外,还应着眼于未来,开发有关电能生产的新技术,如磁流体发电、核聚变发电和超导体电能设备等。 3输送与分配编辑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来实现。近30年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步很快,并在一些输电领域内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因此,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 4使用编辑 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动、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能作为一种产品,和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之处是它不能储存。所以,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和配电网组成的电力系统每时每刻所生产、输送的电能,都必须和用户电能的消费量相一致。这就使得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即便是短时的停电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大面积停电更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都必须注意保证供电的高度可靠性。 5研究报告编辑 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利用对电力工程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分析了电力工程发展环境及发展状况。6重要性编辑 电力不足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电力生产的发展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电力工业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如果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比作是“身体”,那么,电力工程建设无疑就是支撑身体灵活运动的“筋骨”。试问一个健康的身体怎能离得开强健的筋骨呢?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就像是为筋骨提供了无限的能量,充沛的能量供应是身体各项机能有效运作的有力保障。2012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自2000年以来,中国电力消费、生产的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速,这使得电力(生产、消费)弹性系数长期大于1,因此单位GDP能耗一直难以降下来,说明我国的电力消费势头强劲。“十二五”将是我国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电力企业须抓住机遇,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带动装备工业发展、促进绿色和谐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到5.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68%。电源工程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电源投资约为2.75万亿元,占全部电力投资的52%。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左右,年均增长8.5%。其中,水电为2.84亿千瓦,抽水蓄能4100万千瓦,煤电9.33亿千瓦,核电43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30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300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电网投资约2.55万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48%。2015年全国将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三纵三横”主网架。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合理的建设结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健的“筋骨”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1


